HOME
  • 服務項目
  • 聯絡我們
  • 雜誌訂閱
  • 下載 APP
查看購物車
搜尋
  • 會員登入
  • 註冊
  • 回首頁
  • 產業情報
    • 產業情報首頁

    • 每日要聞
    • 生技醫藥
    • 再生醫學/細胞治療
    • 數位醫療
    • 科學要聞
    • 政策法規
  • 投資雷達
    • 市場觀測
    • 漲跌排名
    • 投資評析
    • 生醫公司資料庫
  • 生技名人錄
    • 名人專欄
    • 專家觀點
    • 人物專訪
  • 生醫動態
    • 臺灣知識庫
    • 國際醫學匯
    • 產業快訊
    • 公司報導
    • 創新管理學苑
    • 生醫永續(CSR)
    • 本刊公告
    • 生醫徵才(待開放)
  • 影音報導
    • 影音報導台首頁

    • 生技名人錄
    • 產業報告教室
    • 現場直擊
    • 閣樓播 Bio
  • 產業活動
  • 環球生技
    • 雜誌
    • 書坊
  1. 產業情報
  2. 再生醫學/細胞治療
再生醫學/細胞治療

又一大咖合作!盧冠達基因迴路公司Senti 獲羅氏6.45億美元、開發次世代基因療法

再生醫學/細胞治療

數位醫療成投資首選! KKR12億美元收購心理健康軟體商Therapy Brands;英科學家開發機器學習模型揪出多發性硬化症亞型

再生醫學/細胞治療

諾華、Passage Bio、Biogen、Lonza、加拿大衛福部 建議FDA增修神經退化基因療法CMC、臨床試驗指引

再生醫學/細胞治療
再生醫學

再生醫療是神藥 還是潘朵拉的盒子?

2020-08-26/環球生技
臺灣站在再生醫療立法當口,病友與其家屬、專業團體、生技業者無不引頸企盼盡速立法通過,讓有需要的人能盡快獲得治療。然而,有關新興療法安全性與有效性的質疑,以及高昂費用的收費模式,仍然成為各界最為關切的隱憂。本刊也透過不同面向的視角,讓民間各界在這個關鍵時刻下,表述對再生醫療立法的期許。 根據再生醫療聯盟(AllianceforRegenerativeMedicine,ARM)2019年統計,全球進行...
再生醫學/細胞治療

再生醫學新突破!《Nature》子刊:史丹福大學運用幹細胞再生關節軟骨

2020-08-20/記者 王棋祺
近(18)日,史丹福大學醫學院的研究人員利用化學訊號控制骨骼幹細胞的生長,從而找到如何使關節軟骨再生的方法,這種方法可在小鼠和人體組織中再生關節軟骨。這項研究已經發表在《NatureMedicine》。骨骼幹細胞是一種會自我修復的細胞,負責骨骼、軟骨和特殊類型的細胞的產生,這項新研究主要在Chan的實驗室和醫學教授MichaelLongaker一起進行。外科助理教授CharlesK.F.Chan博...
再生醫學/細胞治療
再生醫學

杜元坤:幹細胞外泌體助脊髓損傷復原/陳婉昕:工研院開發MSC治心肌梗塞 動物實驗成果佳/李光申:MSC助軟骨再生 有望成退化性關節炎新解方

2020-08-17/記者 巫芝岳
15日,台灣細胞醫療協會會員大會中,下午學術發表會的下半場,特邀邀義守大學杜元坤、工研院陳婉昕、陽明大學李光申等專家,分享各自分別針對幹細胞療法在脊髓損傷、心血管疾病與退化性關節的最新研究應用。義守大學杜元坤(攝影/林家慶)義守大學杜元坤—發表世界首個OEC-EV及其對神經元再生研究論文義守大學杜元坤,以「脊髓損傷(SCI)的治療:從杜氏刀法到杜氏療法」為題,分享了其團隊最新研究的脊髓...
再生醫學/細胞治療
再生醫療

再生醫療立法多舛 草案版主同台各自表述立

2020-08-16/記者 李林璦
眾所矚目的再生醫療立法,歷經三年懸而未決,15日,由台灣細胞醫療協會於國家生技研究園區主辦「2020台灣細胞醫療協會年會」,再生醫療三大公/協會難得「喬」出不同版草案提案版主同台。邀請到食藥署署長(TFDA)吳秀梅、衛福部醫事司司長石崇良、立法委員暨醫師公會全聯會理事長邱泰源、財團法人醫藥品查驗中心執行長劉明勳、立法委員邱議瑩等,闡述其對再生醫療製劑管理條例的展望與期待。台灣細胞醫療協會理事長陳耀...
再生醫學/細胞治療
再生醫學

吳秀梅:再生醫療製劑規格化、商品化 才能接軌國際

2020-08-16/記者 李林璦
食藥署署長吳秀梅昨(15日)於「2020台灣細胞醫療協會年會」分享對再生醫療製劑法案的想法與現況。她指出,自民國99年起,臺灣細胞及基因治療臨床試驗申請共121件,目前也有諾華(Novartis)治療脊髓性肌肉萎縮症(SMA)的基因治療製劑(Zolgensma)正在查驗登記中。八仙塵爆時,衛福部首度同意專案輸入日本自體細胞培養產品,加上病友殷切的需求,建立再生醫療製劑法案勢在必行,但由於基因或細胞...
再生醫學/細胞治療
再生醫學

邱泰源:再生「製品」、多元專業人員、部級審議委員會、獨立救濟制度

2020-08-16/記者 李林璦
昨(15)日,由台灣細胞醫療協會於國家生技研究園區主辦「2020台灣細胞醫療協會年會」,聯袂台灣再生醫學會、台灣幹細胞學會,邀請到食藥署署長(TFDA)吳秀梅、衛福部醫事司司長石崇良、立法委員暨醫師公會全聯會理事長邱泰源、財團法人醫藥品查驗中心執行長劉明勳、立法委員邱議瑩等,闡述其對再生醫療製劑管理條例的展望與期待。首場演講,「邱泰源版本」本尊現身,立委邱泰源開宗明義強調,守護病人權益、彰顯專業價...
再生醫學/細胞治療

《Science》「肌肉細胞」幫指路!? MIT科學家解渦蟲視神經再生之謎

2020-07-15/記者 巫芝岳
近日,麻省理工學院(MIT)的生物學家,在一種生活於淡水的真渦蟲(Schmidteamediterranea)身上發現,其具有一種特殊的肌肉細胞,能幫助渦蟲的「眼睛」再生,此細胞不但過去從未發現,且是神經系統再生的關鍵之一,該研究6月26日發表於頂尖期刊《Science》。渦蟲幾乎全身的部位都能自行再生,是研究再生時常用的模式生物之一;而渦蟲頭部用來感光、作用如其他生物眼睛的「眼點」若要再生,因為...
再生醫學/細胞治療

國衛院發現幹細胞外泌體助神經再生 1個月修復六成細胞

2020-07-13/記者 吳培安
今(13)日,國家衛生研究院細胞與系統醫學研究所李華容副研究員研究團隊,發表其最新的神經再生研究成果。他們發現,利用特殊技術刺激間質幹細胞,可分離出具有修復細胞功能的「幹細胞外泌體」(StemCell-derivedExosomes),並從中鑑定出促使腦神經再生及腦部功能恢復之活性物質。研究團隊認為,幹細胞外泌體較間質幹細胞更具有促進組織再生的能力,又能避免細胞植入手術的風險及副作用,是再生醫療的...
再生醫學/細胞治療
基因療法 帕金森氏症

《Nature》基因療法促多巴胺神經元再生 帕金森小鼠痊癒

2020-06-26/環球生技
美國時間24日,加州大學聖地亞哥分校(USCD)付向東(Xiang-DongFu)團隊發現,在星狀膠質細胞(astrocyte)中剔除RNA結合蛋白─PTB蛋白,可將其直接轉分化為具有功能性的神經元,讓帕金森氏症小鼠誘導產生新的功能性多巴胺神經細胞,有效治療帕金森氏症相關的運動障礙;更重要的是,研究還發現,使用抑制PTB的反義寡核苷酸(antisenseoligonucleotides,ASO)也...
再生醫學/細胞治療

工研院、博晟 國內首件自體軟骨再生系統有成 博晟預計2021轉上櫃

2020-06-16/記者 彭梓涵
今(16)日,工研院攜手博晟生醫舉辦成果發表記者會,展示博晟生醫以來自工研院與臺大醫院共同研發的「兩相材料軟硬骨關節修復技術」,研發出國內首件自主研發的再生醫學產品,目前已取得臺灣TFDA認證,博晟將持續與工研院等國內外機構合作,持續開發骨科與其他部位的再生醫學產品。工研院院長劉文雄表示,臺灣將於2026年步入超高齡化社會;隨著全球高齡化、慢性病患增加,或運動造成的膝蓋損傷,全球骨科醫材市場將持續...
再生醫學/細胞治療

NUS研究採用機械重編程方式再生細胞有望恢復肌肉收縮能力

2020-06-11/記者 王棋祺
日,新加坡國立大學(NationalUniversityofSingapore,NUS)機械生物學研究所的一項研究表明,成纖維細胞可以透過幾何限制在微米構型(micropattern)上而恢復活性或重新分化。研究中可以觀察到這些恢復活性的細胞具有減少的DNA損傷和增強的細胞骨架的基因表達。這項研究的結果於2020年4月29日首次發表在《PNAS》上。左圖顯示了對照(左)和再生的成纖維細胞(右)的顯...
再生醫學/細胞治療
再生醫學

台創材力爭再生醫療新材料隱形冠軍

2020-06-03/記者 吳培安
台灣創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(台創材)聚焦全球再生醫療市場潛能,以獨步全球的微奈米結構體技術,生產可客製化的三維培養細胞支架,堪比目前市面上的細胞培養材料能收穫更多細胞,因而獲得日本、中國、美國多家生醫公司的青睞,成為其跨足國際再生醫療市場的助力。目前,再生醫學的發展領域主要有「組織工程」和「細胞治療」二大方向,隨著再生醫療技術的發展與應用市場的成長,引發了大量生產各種細胞的需求。如何在有限度的時間與...
  • 第一頁
  • 上一頁
  • 3
  • 4
  • 5
  • 6
  • 7
  • 下一頁
  • 最後頁

當期雜誌 查看更多

1億元「遠距醫療」健保元年

熱門排名 查看更多

  • 疫情下活躍不減 13家NBIC進駐廠商輪番報喜
  • 6大版本爭議有解?! 石崇良再生醫療專法草案內容搶先看
  • 以色列新冠特效藥一期臨床結果出爐 最快3天患者康復 無副作用
  • 憂抗變種病毒無效 FDA限制美3州使用禮來、再生元新冠抗體療法
  • MSD斥2.15億美元收購醫材新創Alydia Health 為衍生公司Organon助力;Biom兒童罕見神經疾病新藥 獲FDA孤兒藥資格

影音專區 查看更多

EP 7 【閣樓播Bio】醫療影像AI荊棘之路(下)


TOP
  • 讀者服務電話:(02)2726-1065時間:週一 ~ 週五 9:00 ~ 18:00
  • 服務信箱:[email protected]
  • 地址:110臺北市信義區松德路161號2樓之3, Taiwan

我們的服務

  • 環球生技
  • 服務項目
  • 聯絡我們
  • 會員中心
  • 產業活動
  • 產業情報
  • 生技名人錄
  • 投資雷達
  • 生醫動態
  • 影音報導
  • 雜誌
  • Copyright© 2020 環球生技投資股份有限公司. All rights reserved.
為了提供您最佳的服務,本網站會在您的電腦中放置並取用我們的 Cookie,若您不願接受 Cookie 的寫入,您可在您使用的瀏覽器功能項中 設定隱私權等級為高,即可拒絕 Cookie 的寫入,但可能會導至網站某些功能無法正常執行 。
OK